五、結論

大乘佛教倫理觀終其目標是成就佛道,而佛道的成就必須仰賴菩薩道。元曉大師〉整體劇情敘述與安排,展現了一位菩薩行者救濟眾生悲願的大乘佛教倫理。而他傳奇一生,我們不難發現,從還俗以後,幾乎順應著各種緣起,抛棄自我執著與眾生在一起,其目的想要把佛陀那份大愛旨義傳達給各各階級人們。甚至最後回到僧院後,也恆順僧眾的要求重新以比丘相住持佛法,並打破韓國寺院以接引上層階級為主觀念。這份眾生平等意義與僧團正常秩序,不僅符合大乘佛教菩薩行者倫理外,也為佛教發展帶來新生機。

元曉履行菩薩道過程也示範了理論與實踐必須並重的倫理。在其實踐菩薩道歷程,雖然犯了很大的偏差,破壞了佛教僧伽根本倫理,甚至順從了宿命論償還生生世世盟約,這種沒有掌握無常、中道實踐理論是我們無法認同的。但是,我們需要思考到他是否在破壞根本戒律之前,即已經捨去聲聞戒;如果是,我們即不能以「破戒」名義來看待。特別,隨後他以一位在家佛弟子遊化四方。關於還俗後,仍然不捨棄佛教,持續地把自己體悟、認知的佛法,遍傳全國各地,是值得我們反省與思考的。太虛大師在他的著作表示,還俗的在家居士,可以深入社會各階層,成為佛教教化社會的改良家。(釋太虛第十四編支論24, p463)。然而,當代佛教僧伽,因為不能適應出家生活或其它因緣還俗以後,是否如同太虛所期望的深入各階層教化?這部分,我們認為元曉做到了。所以,從元曉事件上,我們可以獲得一項結論:元曉確實將他的身心奉獻於眾生心中。

arrow
arrow

    ohmy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