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印順與聖嚴的性別不同之說

佛教強調兩性平等,甚至眾生皆具備成等正覺的可能。由於「去女性化」的觀點,容易使人誤認陽性形象優越陰性形象,乃至男性福德超越女性、男性形象幾近完美的論調。此種二元對立論調,導致佛門中的女性不能隨心所欲地摘下和戴上面具,無法如實地面對女身。認清兩性的確存在不同特質,可以促使二性各自發揮天賦本能,讓游離不定心靈獲得穩定的淨化、成長,共同實現人間佛教的遠景。

ohmy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元片宣揚以利他、平等的慈悲願力最後得到教界和平民百姓認同的大乘佛法倫理。這樣的敘述主題是菩薩行主流電影核心。在全球化的當代社會,傳播媒體遠無弗屆,這種利他精神為主的傳播也隨著各項媒體傳遍世界各角落,它將影響人類對佛教精神與教義的認知。全片過程雖然符合大乘倫理,劇情敘述情節也有高低起伏、吸引觀眾;然而,當電影情節可能存在著扭曲史實內容時,是否引導觀眾對劇中主角,特別是一位高僧傳記影片,產生不良印象或其它觀感;例如,元曉回歸僧團,柔多再度詢問他當初為他破戒的動機,得到了「愛欲」的回應。它的真實性如何,應該是有待我們再度採集各項文獻資料去研究、查證的。所以,以宣傳佛法為主的電影,我們認為必須儘量配合史實,並避免為了吸引觀眾,穿插虛構情節,讓不了解佛教的人們因為看了劇情內容反而增加對佛教誤解,這些都是編劇者必須省思與留意的。

 

文章標籤

ohmy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結論

大乘佛教倫理觀終其目標是成就佛道,而佛道的成就必須仰賴菩薩道。元曉大師〉整體劇情敘述與安排,展現了一位菩薩行者救濟眾生悲願的大乘佛教倫理。而他傳奇一生,我們不難發現,從還俗以後,幾乎順應著各種緣起,抛棄自我執著與眾生在一起,其目的想要把佛陀那份大愛旨義傳達給各各階級人們。甚至最後回到僧院後,也恆順僧眾的要求重新以比丘相住持佛法,並打破韓國寺院以接引上層階級為主觀念。這份眾生平等意義與僧團正常秩序,不僅符合大乘佛教菩薩行者倫理外,也為佛教發展帶來新生機。

元曉履行菩薩道過程也示範了理論與實踐必須並重的倫理。在其實踐菩薩道歷程,雖然犯了很大的偏差,破壞了佛教僧伽根本倫理,甚至順從了宿命論償還生生世世盟約,這種沒有掌握無常、中道實踐理論是我們無法認同的。但是,我們需要思考到他是否在破壞根本戒律之前,即已經捨去聲聞戒;如果是,我們即不能以「破戒」名義來看待。特別,隨後他以一位在家佛弟子遊化四方。關於還俗後,仍然不捨棄佛教,持續地把自己體悟、認知的佛法,遍傳全國各地,是值得我們反省與思考的。太虛大師在他的著作表示,還俗的在家居士,可以深入社會各階層,成為佛教教化社會的改良家。(釋太虛第十四編支論24, p463)。然而,當代佛教僧伽,因為不能適應出家生活或其它因緣還俗以後,是否如同太虛所期望的深入各階層教化?這部分,我們認為元曉做到了。所以,從元曉事件上,我們可以獲得一項結論:元曉確實將他的身心奉獻於眾生心中。

文章標籤

ohmy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過一段期間深耕民間的元曉,雖然他的名聲已經傳遍韓國各地,但仍然沒有任何傲慢姿態或彰揚自己德行,而是以疏星居士名義,回到僧院裏面作些雜役服務僧眾,並利用閒暇時間閱讀、譯註《金剛三昧經》。至於他深耕、遊化民間期間的體悟,似乎已經跟眾生心融合為一:

聖閣僧念元曉的文章:眾生的心性是萬流的根本,融通無涯,如泰然虛空,如清徹平靜的大海。穢土本是心,而今已無生死涅槃。

文章標籤

ohmy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涅槃寂靜:再度回歸僧院的僧團倫理

僧院生活需要遵守僧團倫理規範,僧眾同時必須負起佛法傳承責任,最終目的在實現寂靜涅槃;此外僧院亦具有世間人們精神寄託的社會功能;因此,從社會層面考量,寺院必須容納各類階級人們,如同大海能容納百川。也唯有各階層都能夠進入寺院情形下,佛法方能普遍化、全體眾生都浸潤在佛法大海,楞嚴經中「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的菩薩行者之理想才能實現。

元曉走向人間,除受到大安影響外,應該是發自心靈深處那份「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的體悟。因為他(西元617~686)住世時的韓國佛教尚未完全普及民間;儘管新羅佛教在第十代訥詆王(西元417~457)時期已經傳入;但到了第二十四代真興王(西元534~576),一般士紳才開始歸依、尊崇佛教(釋聖嚴)。至於佛法普及民間狀況,就像劇情內元曉遊化平民百姓之間遇到的民婦,對於佛教完全沒有概念,乃至認為西方淨土唯有官員和高僧們可以往生,其他下層階級是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可見佛法,幾乎沒有深入、紮根於民間。另外,寺院僧眾們也認為平民階級到僧院,會玷污佛門淨地;此種強烈階級制度,不僅抹殺眾生學習佛法善根,可能導致佛法走向衰微。元曉和大安相處期間似乎體悟到佛教僧團弊端,並對佛法有些更深層體悟,因而決定走入塵世:

文章標籤

ohmy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安雖然廣受那時韓國佛教界爭議和評判;不過,依據《宋高僧傳》(T50, 2061, p.730, b5-7)記載:「大安者不測之人也,形服特異恒在市廛,擊銅鉢唱言:大安!大安之聲,故號之也。」大安修行境界是無法推測的,祇因為特異形態和服裝,經常遊化城邑中並唱出大安而得名。此外,有關大安和尚的傳聞異事,宋高僧傳40,亦有龍王請求大安編著《金剛三昧經》的記載[1]。大安修證到底到那種程度,我們無法給予最後定論;不過,我們或許可以論斷:是否大安已經覺察,元曉是一位可以擔任佛法傳播到庶民大眾責任;所以,一方面希望他負擔起佛法平民化的工作,一方面則想要打破當時佛教僧伽心中充滿階級分別的風氣。此種不平等教化風氣,從該片對話裡看見端倪:

心常:你們曲解大師父的崇高心意了。

文章標籤

ohmy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諸法無我:庶民群眾中傳播釋迦教義的倫理旨趣

佛法的傳播,應該是大眾化和普及化的;唯有如此,佛法才能夠流通的廣、遠。冀望實現大眾化與普遍化,我們不僅需要運用聽法者可以理解的語言,甚至善用那個時代的各種傳播工具,這樣,佛陀教旨能夠普遍流傳到各角落;也是菩薩必須廣學五明,以便利益眾生的理由。不過,在傳播釋迦教義過程,傳播者面臨不同境界時,如何在不違背佛教倫理之下,使傳導對象欣然地接納並理解?除了仰賴智慧以外,「諸法無我」理論的實踐是重要的。

元曉對柔多的「生生世世盟約」,從聲聞戒律「寧願持戒而死,不願破戒而生」箴言,其承諾可能令人嗤之以鼻,儘管是奠基於「佛法盟約」。從世間倫理角度,他不惜犧牲自我履行諾言的仁義道德,是值得推崇的;從菩薩行角度,一位眾生,因為其心繫念於菩薩行者身上,且繼續渴望與菩薩共行淫欲法;菩薩為了止息這位眾生的憂惱而讓她產生善根福德,應該生起悲愍心和她行非梵行,[1]元曉可算是做到了。但是,菩薩心境必須不受欲行所染著。然而,那時元曉心靈已經達到不受欲染」境界了嗎?在「元片」後半段,柔多問及此一心境。元曉回應屬於一種欲染。可見從染著與否來評斷,他確實需要接受滅擯。值得本文關注地是:元曉共柔多實現約定以後,他沒有繼續留在僧團或宫庭內享受名聞、利養,而是繼續他另類修道典範:

文章標籤

ohmy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諸行無常:因果相續的佛教倫理

無論是文獻或元片,比丘元曉的生涯規劃是唐土學習華嚴法門的;不過,中途因為體悟了「心外無法」,決定放棄原定行程。返回韓土,不祗跟他往昔生涯規劃產生極大變易。甚至,淪落成一位僧團內部宣布不共住的破戒僧。全部變化,如同影片第一單元中的<諸行無常>。從「諸行無常」法則,也許中途折回韓土並不值得一提;但由於這種決定,好像演化為「再續情緣」的緣起;所以值得關注。

元曉回到高麗以後,即經常接受真德女王(647~653)的邀請,前往皇室講法;而奉命前往邀請者,正是與他有往日情懷的瑤席宮公主柔多。如果從劇情裡,柔多一次到寺院[1]邀請元曉的互動過程,應該能夠覺察一些剪不斷業緣。

文章標籤

ohmy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前言

「破戒」一詞,在佛教僧團中屬於極為嚴肅議題,它不但抵觸教團根本倫理,同時也可能成為個人修道上的障礙;因為,「戒律」乃是維繫佛教生存的關鍵;離開戒律,佛法似乎無法在世間推廣。雖然如此,中國唐朝時期的韓國佛教卻有一位幾乎家喻戶曉的大師級人物元曉(617~686),他除了喝酒以外,比丘四根本重戒中的淫戒也毀犯。他遊化人間舉動亦促使佛法深入韓國民間並廣受各界人士尊崇,這種違反根本倫理的不尋常作為,讓人匪夷所思。因此,本文將針對韓劇內容中的元曉大師從佛教倫理學面向作為探討與分析。

現代學者傅偉勳把佛教倫理分為世俗與勝義諦倫理;[1]他同時以中道理論為立足點強調:勝義和世俗二諦不可以分離,必須要相輔相成。換句話說,勝義必須落實在世俗諦中,才可彰顯本身意義;世俗諦也必須體現勝義諦,才可以有本身存在的價值。[2]從他的觀點來看,不偏不倚的「中道」是佛教倫理的意涵。此外釋昭慧同樣提供「緣起」作為佛教倫理的基本理論。她認為:緣起論有多元的價值,它不但客觀地闡述了真實的人生世態,也積極指出了只要人們在倫理實踐勤奮努力,讓福德因緣逐漸具足,生命的處境可以改善,甚至實現圓滿的終極目標。[3]而釋聖嚴則將佛教倫理區分為理論倫理學和實踐倫理學。理論倫理學為全部教理的開展,在浩瀚的經、律、論三藏裏,不出無常與無我;一切教理的遵行是實踐倫理學,實踐部分通常有八萬四千法門的說法,總體而言,仍然不出戒、定、和慧三無漏學。[4]而「倫」字在《說文解字》記載:「輩也,从人侖聲,一曰道也。」《漢語大辭典》則解釋為:「1.事物的條理。《禮記.樂記》: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2.人倫道德之理,指人與人相處的各種道德準則。」本文論述對象為元曉大師,若從根本戒律層面的理論性倫理來討論,也許不具有任何特殊意義。因為他毀犯比丘二百五十戒中的根本淫戒,波逸提中飲酒戒亦破盡。我們以為:討論元曉大師的佛教倫理應該透過教內先進們所定義的倫理觀念,並以理論和實踐觀點來看待影片中元曉的各種行為,似乎更能符合「生於人心」、「人倫道德之理」、和「道」的實際意義。

文章標籤

ohmy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慣性是人們的一種行為與思考模式,好像我們每次遇到不如意事時,總會找人抱怨或生悶氣,甚至僨怒、與感覺分離等的習慣。父母親對兒女思考也會發生同樣的事情,在一種所謂胎教模式裡,當我們還在母親胎內時,母親乃至父親的慣性或思考已經影響到我們了。

有一位母親,每天為了剛上一年級的女兒,打扮地漂漂亮亮;當然,附加地是因為是女孩子,一定每天幫她穿裙子,綁馬尾後再送女兒到學校。然而,有一次女兒突然告訴媽媽,我不要穿裙子到學校,要穿褲子。理由是,班上的同學都笑她愛漂亮。這是因為小小女孩心中以為,在學校沒有人緣,沒有朋友,應該是受了裙子影響。

文章標籤

ohmy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